张家港市双山岛
以电为媒构建全电绿色生态新模式
一、案例背景与意义
(一)项目背景
张家港市双山岛地处长江下游,是长江中少有的原生态岛屿,素有“长江慢岛、沙上绿洲”之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战略的深入推进,双山岛面临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传统乡村发展模式依赖化石能源,存在能效低、污染大、产业附加值不足等问题。为此,双山岛以创新探索“以电为媒”的全电绿色生态发展模式,通过电能替代、清洁能源应用及智能化电力设施建设,推动乡村用能更安全智慧、经济高效、绿色低碳,打造低碳、环保、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新标杆,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模范样本。
(二)实践意义
1.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典范
双山岛位于长江生态敏感带,其发展模式直接影响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通过电能替代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与污染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2. 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破解传统农业低效、乡村产业单一等难题,以电能驱动农业现代化与三产融合,激活乡村经济活力,推动共同富裕。
3. 能源转型的乡村样板
通过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与终端电气化技术,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乡村能源体系,为农村地区能源革命提供经验。
4. 可复制推广的示范价值
双山岛模式立足长三角资源禀赋,整合政策、技术、产业多方资源,形成可推广的“全电+”乡村振兴模板。
二、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构建“三位一体”绿色发展框架
双山岛以“全电景区+智慧农业+生态保护”为总体框架,制定《双山岛全域电气化发展规划》,明确三大目标:
1. 能源清洁化:实现全域终端用能100%电能替代;
2. 产业低碳化:推动农业、旅游业全链条电气化升级;
3. 生态可持续化:建立减污降碳协同机制,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二)核心举措
1. 农业全电化:驱动产业融合与高效生产
(1)智慧农业设施升级
建设全电化智能农业大棚,集成温控、光照、水肥一体化系统,提升果蔬产量30%;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实现恒温仓储与绿色烘干,降低粮食损耗15%。地源热泵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最具代表性。在双山岛粮库,12组地源热泵机组构建起立体温控系统。通过地下100米深井的恒温层,夏季将粮仓热量导入地下,冬季反向取热,使储粮温度稳定在15℃±2℃,损耗率由3%降至0.8%。这项技术延伸应用到32家民宿,实现冬季供暖能耗降低40%。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烘干体系。岛上建成的10座电气化烘干房,采用红外辐射与热泵联合技术,稻谷烘干效率提升50%,每吨成本节省80元。
(2)三产融合链条延伸
依托“一环、一廊、一心、四大组团”空间布局,打造全电冷链物流中心、电气化加工车间及电商展销平台,推动“种植—加工—展销—旅游”全链条增值。例如,特色糯米酒通过电气化生产线实现标准化生产,年产值提升至500万元。
2. 全域景区电气化:打造低碳旅游新标杆
(1)“零排放”旅游设施改造
双山老街“全电街区”覆盖电厨房、电锅炉、空气能热泵等设备,景区内餐饮、民宿碳排放减少90%;建成环岛电动观光车系统,配套20座智能充电桩,年替代燃油10吨。
漫步双山老街,青石板路两侧的明清建筑里,32家餐饮商户全部采用电磁灶具。"全电厨房没有明火油烟,出餐效率提高30%。"老字号"江月楼"主厨算着账:月均电费比燃气费节省1200元,且获得"绿色餐厅"认证带来客流量增长20%。除了商户厨房,民宿集群的能源革新更具示范性。"竹隐"民宿采用空气源热泵+光伏幕墙系统,客房恒温系统年节电1.2万度。店主展示智能控制系统:"客人离房自动进入节能模式,温度调节误差不超过0.5℃。"
(3)生态体验场景营造
建设30公里环岛慢行绿道,融合光伏路灯、智慧驿站,推出“低碳骑行”“星空露营”等绿色旅游项目,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40%。在15公里慢行道上,38辆电动观光车搭载北斗定位系统,实现"即停即充"无线充电,创造了环岛生态廊道电动化改造的新体验。
3. 能源基础设施升级:筑牢绿色转型根基
(1)智能电网建设
部署电力物联网,实现用电负荷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
(2)惠民服务创新
推出“电管家”一站式服务,为农户、商户提供能效诊断、设备改造补贴申报等支持,累计完成140户电气化改造,降低用能成本20%以上。
三、实施成效与价值
(一)生态效益:守护长江绿脉
年度替代电量73.7万度,减少燃煤消耗295吨,减排二氧化碳600吨、二氧化硫1.8吨;
岛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95%,长江沿岸湿地植被覆盖率提高12%。
(二)经济效益:激活乡村产业
农业亩均产值由8000元增至1.2万元,文旅产业年收入突破2亿元;
带动就业50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5%,村集体收入突破300万元。
(三)社会效益:赋能宜居乡村
全电厨房、智能家居普及率达70%,农村电气火灾风险下降60%;
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长三角低碳旅游示范区”,成为区域乡村振兴标杆。
(四)示范价值:输出可复制经验
双山岛模式已纳入《江苏省乡村电气化建设指南》,其“全电景区+智慧农业”标准化方案在长三角15个乡村推广,预计年减排超万吨,经济收益超5亿元。
四、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
双山岛的成功实践表明,乡村振兴需紧扣“生态优先、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三大核心:
1. 以电能替代破解能源约束,通过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重塑乡村生产生活方式;
2. 以三产融合激活内生动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
3. 以协同机制保障长效发展,构建政府、企业、村民利益共同体。
未来,双山岛计划进一步拓展“绿电+”场景,建设零碳民宿集群、漂浮式光伏电站等项目,力争202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更具引领性的“双山方案”。
来源: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金港供电所
城乡能源网旨在传播行业信息、促进交流探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