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
登录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能源电力赋能乡村振兴引领性案例】因地织网,随乡赋光——电靓和美乡村

2025-07-24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国网成都市双流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紧围绕省公司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工作,以电力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要振兴,电力需先行。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血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双流供电公司以“强基补短、绿色低碳、数字赋能”为核心理念,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奏响“奋进曲”,全面提升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通过电力服务的创新与实践,不仅提升乡村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还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下好“先手棋”,以基础建设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锚定乡村设施现代化目标,多维提升电网承载能力与智能技术融合水平,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提升供电可靠性,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持续加大农网投资力度,2024年精准投资3450万元,完成13个农网项目,改造170个台区,显著提升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通过优化电网结构,解决农村电网设备老化、低电压等问题,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电力需求。

(二)智能化升级,打造智慧电网新标杆

聚焦“配网自动化水平提升、低压智能化水平提升”,沿村舍安装一二次融合环网柜8台,优化布局一二次融合智能断路器、智能采集模块等设备,构建了更智能、更可靠的电力系统。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还降低了故障率,确保了农村电力的稳定供应。智慧电网的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数字化管理,精准评估乡村振兴成效

创新开发“乡村振兴指数可视化”模块,纳入天府公司“数字锦囊”平台。该模块通过“公共服务资源水平”“电力保障供应水平”“居民生活电气化”“现代农业”四大指标,有效反映区域内电力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度,实现乡村振兴成效的数字化管理和精准评估,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助力乡村发展更加精准高效。

二、打好“组合拳”,以绿色低碳助力乡村旅游经济

依托双流云华新村旅游产业发展特点,构建低碳全电场景建设,助力乡村走上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全电景区建设,点亮乡村低碳生活

结合村社布局,合理设置光伏智慧路灯、光伏智能座椅、光伏伞、光伏智能垃圾桶等设施,打造全电景区低碳生活场景。提升景区的智能化水平,成为农村观光旅游的新名片,吸引游客,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光伏商业街区,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商业街区规划,在15个商业集装箱屋顶安装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屋顶琉璃瓦光伏板,改造45盏太阳能节能型多功能智慧路灯。提升景区的运营效益,每年可减少电费支出1.5万元,为乡村集体企业增加了收入渠道。

(三)新能源充电站,探索乡村经济新模式

构建省电动公司出资、电动公司与地方企业双方收益分成的新模式,建设了5*120kW一体式一桩双枪充电机10个车位,可满足约500辆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通过与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充电收益协议,为乡村集体企业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新能源充电站的建设,不仅满足了乡村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还为乡村集体企业开辟了新的收入渠道。

三、奏响“奋进曲”,以电力赋能推动乡村农业发展

立足双流梨园村农村产业升级示范村的发展需求,系统规划电力服务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

(一)电气化技术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因地制宜培育现代农业电气化技术,加速推广电烘干、电育苗等技术。通过电气化改造,果蔬清洗中心的年处理能力综合提效20%,育苗孵化基地的年运行成本降低40%,粮食烘干中心的年烘干成本降低40%。这些举措助力构建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二)优化电力服务,保障乡村企业稳定发展

投资560万元完成永安梨园村电力设备新增及升级,有效解决了农村电网设备老化、低电压等问题,确保了农业生产及产业质效的提升。通过优化电力服务,公司为乡村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助力乡村企业快速发展。电力服务的优化,助力乡村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三)电力服务下沉,护航乡村企业安全用电

积极推进“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丰富服务内涵,按月巡视乡村集体企业产业链。2024年,公司排查并督促整改电力安全隐患7处,帮扶解决电力技术难题3项,保障了乡村企业的用电安全稳定。通过电力服务的延伸下沉,公司为乡村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电力支持,助力乡村企业健康发展。

电力赋能是践行“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协同推进的关键路径,既承载着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使命,更肩负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命题。通过电网升级与新能源布局,将乡村从传统能源消费末端转变为绿色能源供给前沿,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乡村发展根基稳固。通过加大农配网投资和智能化改造,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显著提升,解决了农村电网设备老化、低电压等问题,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绿色经济成效显著。通过全电景区建设和光伏商业街区的打造,双流云华新村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名片,云华新村获得2022年“省公司电力助力乡村振兴标杆村”称号,相关成果案例受邀参加了2024年(第三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暨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低碳”新村,绘“绿色”蓝图》在外网门户登载,实现了国际传播零突破。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还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产业升级,乡村经济迈上新台阶。通过电气化技术的推广和电力服务的优化,双流梨园村的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梨园村获得2024年“省公司电力助力乡村振兴标杆村”称号,并获得四川省政府“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农业产业的升级,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绿色低碳转型,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光伏设施和新能源充电站的建设,双流供电公司推动了乡村绿色低碳转型,减少了电费支出,增加了乡村集体企业的收入渠道,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城市模式复制”,而是以电力为媒,在守护乡土基因中激活现代能量——通过重构电网价值逻辑,将能源通道转变为融合生态、数据、文化的综合平台;重塑政企民协同关系,建立“政府规划+电网搭台+村民主体+市场运作”机制。从云华新村的“全电景区”到梨园村的“智慧农链”,国网成都市双流供电公司正以创新实践诠释:当电力与乡土深度交融,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必将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来源:国网成都市双流供电公司


  城乡能源网旨在传播行业信息、促进交流探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2025 城乡能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338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