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
登录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能源电力赋能乡村振兴引领性案例】打造光储一体微电网 为金丝猴筑牢保护屏障

2025-08-25

打造光储一体微电网 为金丝猴筑牢保护屏障

              ——国网神农架供电公司

一、建设意义

神农架林区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是全球北纬31度带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是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林区面积3253平方公里,海拔分布400米至3100米,平均海拔1700米。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特征,使神农架成为生物物种的过渡区和交汇地,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地区森林覆盖率91.12%,落叶木本植物 838种,高等维管束植物3183种,真菌、地衣等927种,分布着金丝猴、金雕、梅花鹿等野生动物318种,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濒危动植物避难所。

光储一体微电网的建设,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极大减少了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因开采化石能源造成的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其运行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缓解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威胁。在神农架这类生态敏感区域,分布式的光储微电网可减少大规模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占用,避免破坏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智能控制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带来的环境影响。

二、主要做法

2021年10月,中国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领域中长期规划,规定要对大型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 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2023年6月,当地政府结合神农架地区实际,制定颁布《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提出以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等自然生态资源为核心,对神农架实行严格的底线和分区管控。国网神农架供电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保护生物多样性融入电网 建设运营全过程。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

打造零碳金丝猴科研基地对基地生产、生活进行全电气化改造,打造“光、储、充”为一体的微电网建设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对用能数据进行检测,并能根据温度、能耗等情况,实现光伏、储能等的自平衡调节。推动林区绿色转型发展。建设车沟小区“碳中和”示范区,实施大九湖“全电绿色智慧景区”,星级酒店和品牌民宿“全电厨房”建设,组建“家庭采暖中心”实体店,打造神旅集团、汉江源大酒店等清洁采暖“样板间”,完成30家民宿清洁采暖试点工程,推进大九湖村“能源革命”项目,与林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达成合作推进林区“能源托管”项目。推动林区政府发布《加快构建神农架林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方案》,充电设施“十四五”专项规划获林区政府批复。

开创双长双通道模式,助力生态保护

深化“线路长”+“林长”模式。通巡视融合、检修融合、宣传融合,及早处理线路隐患、森林防火隐患,联合开展防火安全、电力设施保护、禁止偷盗猎宣传,增强引导力、提高传播力、扩大影响力。同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以多样形式向村民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教育宣传公众保护意识,营造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氛围。建设电力线路通道林火阻隔带“二合一”森林防火标准化通道扩宽现有电力线路通道,更换为阻燃、低矮植被,发挥出生物林火阻隔带作用,达到一条通道、双方应用的效果,形成电力线路通道、林火阻隔带二合一通道,截至目前已建成“双通道”4条、90余亩,170公里电力线路通道已纳入林火阻隔带规划。打造全电护林站。打造具备运维站、服务站、功能站多种功能的全电护林站,林场护林员和供电公司巡线员的办公、食堂、住宿需求均可在站内满足。据测算,全电护林站平均每年可发电1.2万千瓦时,节约能源消耗量3635千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20千克,不仅提升了电力设施管理水平,对林场生态的保护也更有利。截至目前,神农架林区已建成4个全电绿色护林站。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电网项目全流程全阶段管理

将生物多样性影响纳入新项目前期工作对位于保护区域内的新开工电网工程在项目规划均考虑生物多样性影响。对于涉及对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项目,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

在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遇到的动植物影响电网设施问题,采取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对存在对生物多样性负面影响的在运营项目进行改造,如线路迁改、架空线路入地线路绝缘化改造等。

(四)打造帮扶项目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035万元用于中蜂产业,建设蜜源基地1300亩,种蜂养殖基地10处,建设科普馆、木质展馆各1处,投入资金265万元用于扶持本地道地药材产业,有效推动产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双向融合。

(五)开展多维科普宣传

积极对接神农架林区政府单位、国家公园、林业管理局等利益相关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宣传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

三、目前成效

建成大龙潭金丝猴科研基地零碳微电网。对基地生产、生活进行全电气化改造,打造光储一体微电网,全年光伏发电约3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9吨,最大限度减少科研基地 对金丝猴栖息地的影响。经过保护人员多年努力,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由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初的50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1300余只,30年增加了一倍多。

 推动神农架林区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全区实现约90%清洁能源供电;推动服务业、交通、居民领域电能替代,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67%;聚焦保护生态和提高 收入两大目标,加快建设神农架全电绿色智慧景 区,已完成71家单位办公场所、星级酒店、品牌民宿“全电厨房”与清洁采暖试点工程。

创立“双长双通道”工作模式。推动林业部门“林长”与电力部门“线路长”合作,建立电力线路通道、林火阻隔带二合一通道,极大减少森林砍伐,并通过双方基层人员巡视融 合、检修融合、宣传融合,及早处理线路隐患、森林防火隐患,联合开展防火安全、电力设施保护、禁止偷盗猎宣传,达到一条通道、双方应用的效果。目前已建成“双通道”4条、90余亩,170公里电力线路通道已纳入林火阻隔带规划。



源:国网神农架供电公司


  城乡能源网旨在传播行业信息、促进交流探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2025 城乡能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338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