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绿色低碳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8月,为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华润集团勇担央企责任,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投资500亿共建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项目是示范区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深入探索“渔光互补+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占地面积约7300亩,是践行“光伏+”发展的先行者。项目2022年3月正式启动,2022年12月23日实现首批并网,目前已全容量并网发电。
一、项目意义
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项目采用“光伏+水系治理+生态养殖+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相结合的“光伏+”大综合模式开发建设的项目,进行“小塘并大塘”的生态治理工程,采用不同支架形式进行布置,板下经济全面涵盖设施化渔业养殖、生态养殖、池塘圈养、设施果蔬种植、稻虾共作、茶叶种植、药材种植等,贯彻落实“板下有渔、田中有稻、重光亦重渔”的可持续发展的“光伏+”农业理念,是践行“光伏+”发展的先行者。
随着复合光伏项目的推广应用,“光伏+农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日曜渔光互补项目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促进渔(农)民增收为目标,集聚整合多方力量,推动光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本项目与传统光伏发电项目相比,通过政企联合实施生态治理,实现光伏、渔业养殖和农业种植融合发展,大幅提升光伏项目收益和土地产值,为周边农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
2021年以来,随着示范区日曜项目顺利落地,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土地产值提高,实现企业、政府、农民三方共赢,助力赤壁市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目前示范区“光伏+”模式已复制推广至四川凉山、湖北潜江等地,获得国家及省市媒体多次专题报道。2024年5月,原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和原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到赤壁调研,对示范区项目高度肯定,将示范区重点工作列入湖北省及咸宁市政府督办事项。
二、项目建设
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项目统筹推进光伏发电、渔业养殖、农业种植和环境治理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主要包括以下建设内容:
(一)水系治理
项目区面积7300亩,根据规划将零散坑塘水面合并成4个养殖水域,清除受污染底泥,挖设养殖围沟,并塘后水面面积3650亩、稻虾养殖农田2320亩,并对其进行集中连片标准化改造。建设生态沟渠,构建动植物生态系统,进行尾水治理工程,并建设防洪泵站涵闸,以抵御10年一遇洪涝灾害。
(二)光伏建设
日曜光伏发电项目是以“光伏+水系治理+生态养殖+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相结合的“光伏+”大综合模式开发项目。综合考虑稻虾田收割、水系生态环境、单位面积辐射量、组件间距、电缆损耗等因素,在设计、施工上不断创新,采用固定式、平单轴(含回转推杆、推杆式)、柔性支架式、漂浮等不同支架形式进行布置,设施渔业大棚采用BIVP(光伏建筑一体化)形式,以满足不同生产区域的生产需求,实现农光、渔光高度融合。
(三)设施渔业
项目区规划设施渔业面积200亩,“零排放”池塘圈养100亩,设有封闭式循环水育苗系统、标苗系统和开放式循环水成鱼养殖系统。按照设施渔业标准,建设进排水管路,配备生态水渠、三级沉淀池、生态净化池等水质净化设施,配备养殖水体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公开公示监测数据。
(四)设施农业
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标准化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物联网系统,是华中大区在“光伏+”领域的全新探索和试点,重点发展农光互补、设施果蔬和中草药育苗,具有开展科普教育、农技培训和休闲观光的完备条件。项目建设有194亩设施化果蔬温棚,主要种植阳光玫瑰、蓝莓、圣女果等高品质果蔬;利用光伏区2320亩一般耕地,打造“稻-虾-鸭”互作基地,形成“一田四用,一水三收”的种养新模式。
三、项目成效
社会效益方面,日曜项目积极探索“新能源+新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板上光伏每亩年发电约59000度,每亩年产值约23000元,每亩年纳税约2000元;板下水稻亩产值约1000元,小龙虾亩产值约3000元,养鸭亩产值约1500元。日曜项目通过“农光互补”实现了“借光生金”,从传统农业到“光伏+”模式的转变,让区域亩产值从原来的1300元提升至28500元。同时,项目解决了当地农民近200人的就业,家庭人均增收15000元,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方面,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3.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1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3334吨,氮氧化物排放约2865吨,此外,还可节约用水190.90万吨,并减少火电站相应的污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域的污染,所以节省了常规能源,改善了当地能源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替代部分燃煤机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且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该电站的开发将有力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减少常规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压力。同时,现代农业产业园具备科普教育、农技培训和休闲观光的完备条件,推动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建设,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随着示范区的建设,赤壁乡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示范区先后荣获中电联2023年电力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华润集团服务国家战略和协同发展优秀项目奖、社会责任奖;2024绿光ESG榜典范案例榜-典范治理贡献TOP10;《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2024)》十佳案例。
来源:华润新能源(赤壁)有限公司
城乡能源网旨在传播行业信息、促进交流探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