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先锋”助振兴 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一、意义
位于苏州太仓城厢镇最北端的东林村,辖区总面积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400亩,自古以农耕为生,是当之无愧的“鱼米之乡”。乡村振兴大战略背景下,东林村以土地为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做足土地文章,优化农业布局,推进产业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乡村振兴新典型,也为广大传统农业型乡村探出一条向新时代农业升级的“东林路径”。在东林村从经济薄弱走向民富村强的生动实践中,国网太仓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太仓公司”)坚持“电力先行”,以能源工业视角去看待农业,用城市化思路去思考农业,找到了“低碳”这一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构建了“低碳先锋”体系,持续推进低碳美丽乡村建设,用坚强电力保障和暖心电力服务助力东林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二、做法
太仓公司立足能源专业优势,以东林村为切入点,根据太仓循环农业发展,逐步串珠成链,构建太仓全域“低碳先锋”体系,设立低碳参谋员、低碳规划师,绿电宣传员、公益志愿者、电力网格员,分层分级解决新时代乡村振兴遇到的不同问题,推动高质量解放思想,共同种好民生“中国粮”,端好清洁“能源碗”。
(一)当好低碳参谋员
东林村是中国现代化循环农业的代表,是中国未来农业农村生活的样子。作为一个模范村,要往什么方向去引领,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太仓公司会同东林村一起思考破题。循环农业背后是绿色生态的理念,当前农业农村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5%,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入,大量机械化广泛应用,能耗也越来越高。东林不仅要种好粮,还要在提高农业附加值的同时,实现能耗最少、碳排最低,这就是要示范引领的低碳先行,也是农业现代化未来的必由之路。太仓公司围绕“低碳先锋·‘碳’路先行”,以年度重点项目的方式,加强系统谋划,定期把脉推动落实落地。进一步构建资源协同机制,持续加强电网基础建设,托稳农业现代化的底盘。目前,东林村的户均容量达到了14.5千伏安,在全国网领先。东林村荣获国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当好低碳规划师
结合“低碳美丽乡村”建设,太仓公司和太仓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开展结对,选派专业骨干成立“碳计量”行动小组,首次以能源视角,开展乡村碳计量算法研究,对东林乡村生活、农业生产、能源使用开展全对象、全过程的碳排放测量和分析,编制完成了东林村碳排放测算报告。经过测算,东林村不是零碳村,虽然农业种植养殖碳排放总量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已经较低,但还是达到2148.79吨二氧化碳。太仓公司在做完低碳乡村计算题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维指标体系,构建农业低碳发展指数,持续推进乡村减碳增汇,持续答好农业绿色发展的应用题。太仓公司首创“全电共享”模式开展粮食烘干清洁热源替代,推动太仓市农委出台相关政策,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电烘干全覆盖,该模式被农业农村部收编进全国农村改革实验成果,并在《农民日报》进行刊发。
(三)当好绿电宣传员
太仓公司依托东林村绿皮火车车厢,建设“低碳美丽”为主题的田园式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展示低碳绿色发展和循环农业的关系,用《未来已来》动画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及农业农村生活未来低碳的样子,成为孩子研学、党建教学、村企联学,闻得到稻香、听得到鸟鸣、看得见幸福的沉浸式海棠花红先锋基地。太仓公司以低碳示范场景为点,将低碳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串珠成链,推出“东林问稻‘碳’寻美丽乡村红色实景研学路线”,研学路线年接待游客预计1.6万人,助力社会各界人士用能源、低碳的视角去感悟乡村振兴,去体会国家政策、中国制度的优势。
(四)当好公益志愿者
太仓公司与东林村携手共创“金丝黄菊公益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实现三方合作共赢。东林村提供10亩优质农田用于种植金丝皇菊,太仓公司组织人员参与建设公益品牌和包装,引入太仓残障主播陆晓晨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提供生产公益岗位。活动收益作为东林乡村振兴基金,用于开展内部弱势群体治理工作,得到了太仓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残联的支持和肯定。通过这个项目,太仓公司期望探索一条在乡村共同富裕中“第三次分配”的村企合作路径,让每个乡村都可以引进自己的力量,形成一种共赢的社会新风尚。
(五)当好电力网格员
太仓公司聚焦乡村美好用能需求,依托供电所、营业厅为主阵地,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电力网格员队伍,构建村所紧密联系机制,推动供电服务进村入户。开展一对一的定期上门服务,进行电力设施安全检查,排除用电设备故障,宣讲安全用电知识。及时对接乡村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确保新增用电项目快办电、早接电、用好电。对于农房翻新占比高、光伏需求业务量大的乡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低碳驻村营业厅”和服务专窗,对一站式服务专员进行电力知识培训,组织营业厅工作人员定期下沉现场提供驻村服务,构建双向互动的服务机制,方便村民足不出村享受优质便捷电力服务。
三、成效
(一)彰显国家电网责任形象
太仓公司依托“低碳先锋”行动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系列举措,助力东林村循环农业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提质增速,路径越走越宽。电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赢得了东林村百姓的广泛赞誉、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并先后11次被央视报道。东林村的点滴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这正是电力企业党建发挥独特优势、践行国企担当的价值所在。
(二)描绘“鱼米之乡”新时代画卷
太仓公司深化电力赋能,结合东林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重点产业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各项行动,有力地确保了特色农业发展,电力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开展“低碳先锋”行动以来,东林村先后获评“全国绿色生态产业化示范单位”“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首批获批建设的零碳村镇”,村集体稳定性收入达331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万元,村民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如今,“一粒米、一根芽、一头牛、一根菌”的循环养殖业日渐成熟,与“四个一”循环农业串联成珠,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双重良性循环,一个集生产、休闲、餐饮、体验、旅游、生态于一体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美丽图景,正在东林村徐徐展开。
来源: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
城乡能源网旨在传播行业信息、促进交流探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