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卓越供电服务体系 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山东省莘县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蔬菜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县级供电企业—莘县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电力“先行官”的作用,积极适应能源绿色转型,为地方特色产业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和优质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由于大棚区建设年限与设计标准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用电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莘县供电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推进“煤改电”配套工程、制定供电服务规范标准、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等,以提高蔬菜产业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莘县还积极拓展优质服务举措,加强政企联动构建高效的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机制,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序发展,并编制了《温室大棚供用电设备(施)分级管理安全规范》初稿。这些措施有效赋能莘县蔬菜产业特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意义
2025年2月23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文件着重强调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这凸显了电力在乡村振兴和新能源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多元化态势日益显著。这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现代农业数智化升级对于灌溉、施肥、温控等环节的电力需求更高。
莘县大棚蔬菜都是电气化立体种植,浇水、补光、增温、滴灌、除虫等全部用电,用电有季节特点,负荷高峰时段局部易发生过负荷现象,甚至出现接点、触头发热打火引起火灾事故。蔬菜种植大棚分为夯土覆膜结构、竹框架覆膜拱棚、金属框架棚,棚内建筑体内重物附着力低,不利于内部布线及用电设备的布置,棚内部空间狭隘,安全空间距离预留困难。由于从节约用地等方面考虑,棚间距设置较小,建设的大棚区成方连片,一眼望不到边,造成局部电力线路空间走廊狭隘,电力线路难以深入腹地。菜农对自有产权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力度不够,投资更换设备意愿不强,地爬线,私拉乱接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废旧大棚塑料薄膜处置不当被风吹到高压线上,缠住电线,极易发生危险。
大棚内用电环境较差,昼夜温差基本在10-19℃之间,湿度在70%-95%之间,高温、高湿环境极易氧化腐蚀设备金属器件,增加触头电阻,导致触头发热加速氧化直至设备烧毁。高温、高湿环境也对电器设备绝缘水平要求较高,绝缘水平达不到标准的电器设备,如操作不当也极易引发人身触电事故。菜农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用电安全意识薄弱,风险辨识能力不够。蔬菜种植有季节特点,为了蔬菜的丰收,特殊时段必须抢种、抢收,菜农不分昼夜在空间狭隘的棚内劳作,疲劳作业不能合理的进行休息,也是诱发触电事故的一类因素。
莘县蔬菜大棚超过100万亩,有40万人从事蔬菜产业,年产值达到200多亿元。面对这样一个客户群体,这样一个高温、高湿用电环境基数,摆在莘县公司面前的问题是怎么让老百姓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二、做法
依托“网格化”服务模式,优先对农业生产用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涉农用电的申请、启用、增容等业务实行“一站式”办理,开通农业用电绿色通道,压缩办电时长和环节,快速受理种植户出现的各类用电问题。
联合当地农业等政府部门,共同推进蔬菜产业基地日常巡视及保电工作,及时掌握客户最新用电需求。针对蔬菜育苗增温环节由烧煤改为空气能,制定“一村一策”改造方案,共完成全县1000余户、200余个育苗养殖“煤改电”配套工程,保障了蔬菜种植产业发展。
不断拓展优质服务举措,提高棚区用电报修服务水平,制定下发了《莘县蔬菜大棚区供电服务规范标准》,设立24小时棚区供电服务维修服务电话,明确了大棚区供电服务人员职责范围和服务要求。菜农有安全用电咨询需求时,在微信群里有专业人员第一时间答复,供电所专业人员主动联系村委负责人每周到大棚区现场查看用电情况,全力做好针对大棚区菜农安全用电的服务及时消除一些不安全因素。
积极开展棚区安全用电知识宣传,采取电视、村委广播喇叭和微信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向菜农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农电服务人员分片包干组织菜农建立安全用电微信群,普及电力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电有关知识,力求使宣传活动贴近百姓,发挥实效,呼吁广大菜农群众安全用电、共同爱电、护电。
政企联动构建高效的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机制,针大棚区不同程度存在地爬线、大棚与电力设施安全距离不够、废旧塑料薄膜风吹到高压线上引发跳闸停电、设备老旧现象等安全隐患。供电公司加强与地方电力主管单位、村委、农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坚持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21年9月,莘县纳入山东省整县制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主动对接县发改局,共同商定“分区开发、县企联合、村级签约、内部赛马”开发模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得到稳步发展。2023年8月,完成《莘县分布式光伏发展规划(2022-2025)》编制,并获市发改委批复。规划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导则》,将光伏开发区域划分“红色、黄色、绿色”,引导分布式光伏向“绿色”区域发展。
尝试编制国家安全类管理标准。以规范温室大棚区用电秩序为目的,以符合农村用电实际现状,追求实际效果为基本出发点,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牵头编制了《温室大棚供用电设备(施)分级管理安全规范》,规范明确了供用电设备(施)的监管主体,为引入优质投资主体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目前已完成初稿起草,正在与国家标委会、中电联进行对接。
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坚持系统思维和客户视角,制定下发《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建设落地实施方案》,打造“1+3+8”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建设聊城实践,擦亮“聊.诚办”服务品牌,加强对特定产业用电需求的服务质效提升。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农村重点产业项目电力支持力度,有序推动乡村电力建设,架起党群“连心桥”。
开展基于亲情理念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公司定期组织召开“同频共振·伉俪助安”员工家属恳谈会,提炼"以亲情为纽带,共筑安全防线,同守万家灯火"安全文化理念,亲情助安在促进农村用电安全管理中成效显著。
三、成效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强调“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华为做5G的标准,特斯拉做连接器的标准,因为他们有产业规模、在行业领先。在蔬菜产业用电服务上莘县公司也有相同之处,虽然我们是个县公司偏隅一方,也勇于争先、敢于人先积极探索、尝试国家安全类管理标准的制定,并付诸了行动。
供电企业面对的客户、问题有所不同,我们以“站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度和特定客户用电需求的视角”来思考工作,以“专业深度融合,资源科学配置”来超前谋划工作,以“优质服务一定在客户开口之前的理念”来落实工作,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农村特色产业用电需求。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莘县公司完成县域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有力推动了农村能源革命。全力建设卓越供电服务体系,为地方特色产业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电力供应和服务保障,实现了能源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未来,莘县供电公司将继续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引,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持续创新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和新能源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电力服务篇章。
来源: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莘县供电公司
城乡能源网旨在传播行业信息、促进交流探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