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能源网欢迎您!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会员登录

城乡能源网

热门关键词:  百县千项  电力  生物质能  百县  电力信息化
首页 资讯 科技 史料 智库 云讲堂 产业 专题 观察 财经 科普 活动 会员 数字能源
旗下栏目: 好成果 好案例 好故事

一“桩”心事

来源:城乡能源网    作者:刘曌煜 徐辰婧 张锴 张佳妮     点击:     发布时间:2023-12-28

 正午,太阳正毒,乡间小道上的碎石子被烧得滚烫,路面空荡荡的,两边只有零星几棵灌木,一眼望得到头。

 此时,一辆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小三轮车出现在小路尽头,狭窄的车斗中挤着三个成年男子。

 其中一个男子年纪稍长,蓝色衬衫、皮肤黝黑,因为不适应过于强烈的阳光,两只眼睛眯成了细细的缝。他曲着手,紧紧压着一张地图,上面用黑色水笔画满了精细的线条。

 他的两个同伴稍微年轻些,其中一个人忙碌地敲击着电脑,三人激烈地讨论着,汗水混着尘土发酵在狭小的空间内,微微洇开地图上显眼的“东李村”三个大字。

 年长男子用笔在“东李村”上画了一个圈:“这次‘充电桩下乡’布点,从这里开始最合适了。”

 一“桩”堵“新”事

 随着“双碳”进程的深入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然而,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非常受限。“找桩难”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下乡的一“桩”堵“新”事。

 只有对乡镇充电桩的需求做出科学预判,趁早布局,才能让新能源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服务农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基于这样的思考,国家电网浙江电力(经研规划)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始推行“充电桩下乡”布点项目。

 年长男子,也就是吴永,就是此次项目的负责人。

 不久前,吴永接到东李村村长的电话,说是选址出了点状况。原来,东李村的土地多为集体土地,建设公共充电桩需要全体村民签字同意才可以动工。按理来说,“充电桩下乡”能帮助村子拉动产业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是桩好事,但在征求村民签字同意时,却有一位村民始终不肯签字。

 为了解情况,吴永和两位服务队队员连夜出发赶往东李村。不巧的是,进村的山路太长,他们的电动汽车缺电抛锚了,三人只好临时搭上一辆进村的三轮车。“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充电桩规划,还真不敢随便开个电动汽车下乡。这个项目我们必须趁早推进,越早越好。”吴永想起撂在半路的车,一阵头疼。

 一桩心事

 烈日灼灼,三轮车一路颠簸,东李村的村头近在眼前。村口看上去很久没有翻新了,道路正中间横着一辆三轮车,刚好挡住车道,车子被卡在村口,进退不得。

 吴永跳下车斗,正看到村长推着一辆三轮车,脸涨得通红,“春华,你这样堵住村口怎么行呢,这充电桩早点建好,整个村都能早点享福!这个道理你怎么不明白呢!”

 他身边站着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脸被风吹得很粗糙,声音尖利:“享福?享什么福?什么福不都是自己挣来的!一个充电桩能有这么大能耐?”

 吴永很快反应过来,这大约就是村长说的那位村民。他看两人就要起争执,赶忙上前劝开。

 艾春华斜眼看着这个陌生的男人:“就是你,要动我们的地是吧?”

 吴永理了理皱巴巴的衬衫,顺着村长的话头说道:“春华……春华同志,你好,是这样,我们并不是想破坏这块地界,充电桩下乡主要是为了咱村发展……”,吴永撇了一眼三轮车上的招牌,上面“明哲红薯粉”五个大字十分显眼:“我给您打个比方,充电桩一装,游客势必会增多,那您的红薯粉肯定能卖得更好,是不是?”

 “我这红薯粉,可不劳您操心,你要改我们的村子,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艾春华指着村口,情绪激动:“这是我们的门头!十年!一百年!它就该是那样的!它就必须是那样的!”

 村长一看势头不妙,赶忙安抚道:“春华,你别急嘛,天气这么热,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聊……”

 艾春华一把夺过村长手中的三轮车,把招牌往车斗里一放,转身蹬起就走:“没什么可聊的,这事我不同意!”

 村长还待劝说,吴永拉住他:“这事急不来,我们先商量一下对策。”

 傍晚,村长办公室内,桌子正中间放着一个电脑,上面显示着东李村的配电网规划仿真计算地图,周边写满数字的纸张散了一圈。

 “没有办法,我们已经测算了好几遍了,其他地方都不符合条件。”吴永叹了口气,东李村常驻居民10500人,居住相对集中,人员往来流通,距离待开发的景区仅0.8公里,从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蒙特卡洛仿真的结果来看,这里是最佳的布点:“事已至此,我们必须直面问题,没有办法就想办法,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而且我们得快,这项目是迅速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员服务队的宗旨就是要‘行动立潮 服务趁早’。”三人商定,立刻出发找到村长,请他从中斡旋,希望能和艾春华好好谈一谈。

 村长摇摇头,无奈道:“春华也是个可怜人,她有一桩心事始终没法放下,这样,我带你们去找她吧。”

 三人跟着村长来到艾春华家中,吴永率先打破沉默,将特意带来的家乡特产打开:“春华同志,昨天的冲突不是我本意,我向您道个歉,这是家人亲手做的酱牛肉,正宗的四川味道,趁热吃。”

 他打开袋子,整齐的牛肉片浸在鲜亮的酱汤里,香气一下子充满整个屋子。艾春华闻着熟悉的味道,一时红了眼眶。

 “哎,这……”,吴永无措地看向村长。

 村长叹了口气,将往事娓娓道来。

 

 原来,艾春华并不是本地人,多年以前,她不顾家人劝说,从四川老家嫁到这里,和村里唯一的大学生生了一个儿子赵明哲,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然而儿子八岁那年,一个平常的秋日下午,母子俩在家自制酱牛肉,由于缺少酱油,艾春华打发儿子去村头小卖部购买,没想到的是,儿子出门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孩子走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不可承受之痛,丈夫去了外地寻找儿子,只剩下艾春华独自一人守在村子里面,推着一个小摊车东奔西走。她把寻人启事放在快餐里头,每卖出一份快餐,就好像是卖出了一份希望。

 艾春华此时已经泣不成声:“明哲当时还跟我说:‘妈妈想家了,就吃酱牛肉’……”

 “春华不愿意改造,也是希望孩子在看到熟悉的村头之后,还能回来”,村长也跟着红了眼眶,当年的事情,他有心帮忙却无力可使,内心十分歉疚:“但是十五年过去了,村子也要发展,这项目对咱们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我当时还是应了下来。”

 艾春华克制住泪水:“我也知道,村子里要发展,就一定会改变,这跟你们没关系,但是我就是过不去心里这个坎,我想让明哲知道,妈妈一直在等他回来……”

 屋里一时沉默下来,面对这样一位母亲,谁也无法苛责。

 “其实这样说来,我倒是有一个法子……”一片静默中,吴永突然说道。

 “你们的意思是,要把明哲的寻人启事贴在充电桩上?”艾春华听完吴永的计划,不可思议地问道:“你们愿意帮我?”

 “咱们规划的这个共享充电站离景区近,只要把充电桩与广告宣传功能结合在一起,它就相当于一个24小时的‘广告机’,这样一来,游客一来充电,就能看到明哲的寻人启事了。”吴永给艾春华分析道。

 “不单单是这样,游客们还能帮忙拍照上传朋友圈,到时候可比单纯的派餐发传单效率高得多。”其他两位队员赶忙补充道。

 艾春华拿着规划图,泪水掉了出来,好像那些苦难的过往一下子涌了出来:“谢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愿意体谅我。”

 离家二十年,寻子十五年,漫长的时光里,对儿子的歉疚,就如同一堆粘稠的泥土,将艾春华的生活深深埋葬,她没有勇气将泥土拨开,只能停在原地,让艰辛麻痹自己。

 “是时候向前走了。”艾春华捡起一片酱牛肉,牛肉咸香的滋味和着过往的苦难一起吞下:“我签。”

 这一刻,她成全了大家,也放下了沉积已久的那桩心事。

 一桩好事

 拿到改造同意书后,“充电桩下乡”的项目正式向前推进。很快,村口旁建起了电动汽车共享充电站,每一个充电桩上都印着明哲的寻人启事。

 

 一个个充电桩,延伸着明哲回家之路的希望,凝聚着千千万万个经研电力规划者“行动立潮 服务趁早”的行动初心。他们服务于人民,又隐匿于人群,为人民美好生活和乡村全面振兴开拓出绿色而明亮的未来新程。

 (本文作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刘曌煜 徐辰婧 张锴 张佳妮)